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文库 > 正文

缫丝行业发展现状(缫丝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2023-11-01 8675 0 评论 运营文库


  

本文目录

缫丝行业发展现状(缫丝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1. 中国服装业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2. 缫丝行业的特点及风险
  3. 中国丝绸业的发展现状(要详细)

服装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工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近几年,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开展,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开展。我国巨大的商场内需已经成为国内服装职业平稳添加的首要动力来历。人们日子水平的不断进步,服装消费观念正不断老练,对服装质量、特性、品牌文明内在的知道在不断进步,特别是居民的消费愈加剧视特性化、舒适化、品牌化和时髦化。服装消费逐步趋向于中高档化开展,我国服装采用中高档面料的比重在逐年添加。服装职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舒适度的方向开展,有利于服装职业产品结构的晋级,增强品牌服装企业的商场竞赛力。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髦、文明、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我国服装消费商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髦消费→时髦消费→特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道进行着革新。

  

服装职业具有周期性,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服装工业开展有所放缓,该板块出口与交易收入大幅削减,跟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纺织服装业景气量也逐步上升。2010年,我国服装职业出口和国内零售呈现显着的恢复性添加,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为5,874亿元,同比添加24.8%。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0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累计达2,065.30亿美元,同比添加23.59%;2011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累计达2,479亿美元,同比添加20.03%。2012年1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交易额554.2亿美元,同比添加3.1%,其间出口500.2亿美元,添加2.9%,进口54亿美元,添加5%,累计顺差446.2亿美元,添加2.6%。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添加居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开展多项方针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居民日子水平的进步和内需将得到添加,居民对纺织服装的需求将日益添加。跟着我国乡镇化率的上升和乡镇居民收入继续稳步添加,居民消费水平不断进步,日子质量进一步改进,带动了穿着消费的深刻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现,2008~2010年,我国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获得整体进步,年均复合添加10.04%;2011年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添加14.1%,扣除价格要素,实际添加8.4%。2011年我国乡镇居民人均穿着开销1,674.7元,比2010年进步15.95%,按可比价格核算添加13.45%;农村居民人均穿着开销比2010年进步29.5%,按可比价格核算进步17.52%。我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估计,2011年至2020年,我国乡镇居民人均穿着开销添加率为12.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穿着开销添加率为15%左右。

  

2007-2011年消费品及穿着消费添加状况

  

2011年从服装制作业出产经营状况来看,在价格上涨和国内外需求削弱等多重要素影响下,制作业整体运转状况虽好于预期,但仍面对着出产继续趋冷、出口添加乏力、订单萎缩、库存继续走高、亏损企业增亏加剧等问题。一起,汇率问题、货币方针、中小企业融资、用工问题等,都是我国服装职业面对的现实问题。

  

从长远看,我国巨大的商场内需已经成为国内服装职业平稳添加的首要动力来历,且跟着乡镇居民收入水平和日子质量的进步,大众对中高档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添加将显着加速,品牌服装将更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2)服装职业方针①出口退税方针

  

2005年-2007年,为了缓解世界交易争端压力,以及促进纺织职业工业结构调整,我国政府多次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2007年7月,服装、鞋帽、箱包等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至5%。

  

2008年下半年,为缓冲世界交易环境急剧恶化对国内纺织工业的冲击,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别离于8月、11月和2009年2月和4月四次进步出口退税份额。从2009年4月1日起,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进步到16%,较2007年末进步5个百分点。在我国纺织职业景气周期继续下滑的状况下,出口退税份额的进步能够在必定程度上缓解纺织企业面对的困难。

  

2009年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速推动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造的辅导定见》,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品牌建造、研制立异、金融支撑以及加强常识产维护和职业协会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辅导定见。2010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纺织工业搬运的辅导定见》,要求东部区域经过吞并重组或新增出资等方式将纺纱、缫丝、织造、制品等部分制作环节搬运到具有必定工业根底的中西部和东北区域,而将自身定坐落开展纺织服装高端制作业。2011年1月14日,国家规范化办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新版《国家纺织产品根本安全技能规范》GB18401-2010将于2011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纺织职业唯一的一部国家强制性规范法规,该规范的悉数技能内容为强制性,适用于我国境内商场的一切纺织产品,其目的在于控制纺织品中首要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保证公民的根本安全健康,引导纺织品出产出售企业逐步以产质量量为主,进步我国企业商场竞赛力,以便从容应对世界交易维护。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我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2011休闲服装博览会表示:纺织职业"十二五"规划将我国纺织工业定义为"国民经济支柱工业""重要的民生工业"以及"世界竞赛优势显着的工业";"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还将成为"战略性新兴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时髦工业的重要推动力量"。2012年5月,我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经过《建造纺织强国大纲(2011-2020年)》,提出要整合国内外资源、进一步调整结构,向纺织强国跨进,到2020年,完成规划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比2010年添加2倍以上,出口纺织品服装价值量年均添加7%左右。

  

欧盟发布的《化学品注册、评价、答应和约束法规》(REACH)新规定,凡被列入高度重视物质(SVHC)超标的,须在2011年6月1日前向欧盟化学品办理署通报,未进行通报的涉及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商场。该规定在原有的13种与纺织品有关的高度重视物质清单中又新增8种,这将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构成新的技能性交易办法,新规的申报和测试将添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本钱,对中小企业出口构成很大阻力。我国相关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活跃应对。新加坡是我国在东南亚区域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交易量呈现逐年递加的上升趋势,其于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维护(消费品安全要求)法草案2011》,将控制消费品规划从原有的45种添加到了15,000种。其间,婴儿产品、纺织品服装和服装饰物等都属于受安全控制的消费品。法案要求,产品供货商有必要保证其产品契合世界规范化安排的ISO质量办理体系、世界规范安排的ASTM规范、欧洲规范化委员会的安全规范。若消费品被认定为不安全,或者不契合世界安全规范,新加坡规范、出产力和立异委员会(SPRING)可对产品进行撤柜或制止出售的处理,零售商和供货商也将遭到罚款或最多两年刑期的处分。

  

目前全球纺织服装工业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开展我国家搬运,发达国家纺织服装工业规划趋于萎缩,但因为掌握着品牌和出售途径,其竞赛才能和盈余才能并没有遭到太大影响。从目前国内服装商场来看,外国品牌在高端商场具有较大的垄断性,其竞赛力首要体现在品牌办理、服装设计、出产工艺等方面;而国内服装企业首要定坐落中等级低产品出产和服装加工,出口竞赛力首要来历于国内出售网络、人工本钱、产质量量以及出产规划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跟着国内物质日子水平不断进步,服装职业在开展中逐步从规划、产值转变为品牌、质量以及产品特性化方面的竞赛,涌现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商场占有率的服装品牌,如杉杉、波司登、红豆、罗蒙、报喜鸟等。

  

在阅历10年高速开展后,我国服装职业进入了调整期,特别是出口增速有所缓慢,服装职业利润分配格式也将进一步改进。世界商场需求下降敏捷筛选了一批资金、技能、办理才能差、抗风险才能低的中小企业;国内商场上半年的低迷状况使内销型企业在出产计划和营销方针上都更为理性。从长远看,大批中小企业被筛选,为我国服装工业奠定大企业为工业中心的新工业格式奠定了根底,服装工业将从规划扩张走上价值扩张路途。

  

在世界商场,我国等级低纺织服装品凭仗质优价廉的竞赛优势,出口量不断添加,年均添加速度超过了20%,并构成了以我国香港、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代表的几大出口区域。但在进出口方面,纺织服装工业面对世界交易冲突、公民币增值的压力等问题,一起在世界商场上,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首要是以来样来料加工、OEM等方式进入世界商场的,出口产品的层次低,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难以获得高附加值。我国纺织服装业要想进一步加速在世界商场的开展脚步,有必要要走多元化的开展路途,加大科研投入,加速工业晋级,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并在品牌、质量、特征等方面重力反击。

  

2009年4月《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出台无疑是纺织服装职业建造服装强国的重要推动,也成为探究未来服装强国的第一份可行性规划。职业规划更重视开展导向性和方针性,区域规划将把区域优势性、差异性根底上兼顾与其他区域的和谐作为要点,企业规划愈加剧视中长期开展定位和开展战略。因为纺织服装业对劳动力依赖性很大,使得我国的低工资本钱占有显着优势,再加上我国巨大的商场份额和老练的技能配套,未来全球纺织服装业将会大部分会集在我国开展,跟着海外先进技能的不断引进,服装纺织业正加速完成工业晋级,并构成区域性针织基地。总体上来讲服装纺织业的开展远景杰出。

  

缫丝行业是一个与本国的农业以及国外消费市场密切联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原材料的收购和加工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其最终产品属于奢侈品,与其他农副产品是生活必需品的特性有很大的差别性,即该产品具有很多的替代品。人们不穿丝绸,可以穿棉布、可以穿毛料、还可以穿化纤产品的服装。因此,缫丝生产一方面取决于国外市场的波动影响大,欧美国家除对我国的丝绸出口进行有配额控制外,还在积极扶持印度和越南的缫丝加工,日本的白厂丝的工艺质量比我国高。另一方面春茧质量最好,但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最大,因此,价格波动大。缫丝行业除2006年春节前出现过一次价格大涨外,这几年一直很低迷。

  

1、丝绸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华夏文明的见证和骄傲。在新世纪,丝绸又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和内涵,传统而又现代的技术演绎,使丝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2、丝绸素有纺织世家“皇后”之称,象征拥有者独特地位,体现穿著者典雅品味。尽管丝绸仅占纺织纤维总耗量千分之一,属纺织大家族中的小行业,但80%用于出口的中国丝绸业被列为2004年度中国典型出口导向型产业,其原料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产品颇强的国际性均无与伦比。

  

3、然而,中国在开发丝绸产品之多元化及其多样性方面与世界纺织先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距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变革进程中,进一步繁华业已辉煌了数个世纪的“丝绸之路”乃当务之急,更是必由之路。

  

4、中国丝织行业之生产设备及其技术在近几年中获得了全面升级,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从喷水到喷气、从单喷到多喷、从平机到提花、从中速到高速。

  

5、无梭织机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嗣后,喷水、剑杆、片梭、喷气及多梭箱等织机机型陆续面世。80年代后,无梭织机与电脑、传感技术和变频调速等现代化尖端科技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此类织机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适应性,同时也全面提升了产品外观与内在质量。

  

6、近年来,随着中国丝绸行业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步伐也得以加快,尤其是电脑、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化信息处理获得全方位充分利用。最典型的实例是,电脑的普及使得缫丝工艺彻底淘汰了沿袭百年之久的立缫车,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丝绸行业自动缫丝的水平。

  

7、江苏盛泽是闻名遐尔的绸都,在设备更新上堪称中国之最。80年代盛泽从国外进口大批先进的丝织印染装备,还同时引入了世界一流的现代高新技术,进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目前,盛泽已经拥有六万余台无梭织机,成为中国无梭织机密集度最高的丝织生产基地。

  

8、国外丝绸进口设备普遍采用电脑程序控制。从市场信息到产品的花样、色彩、织物结构的设计,从缫丝到织绸、印染等生产和管理领域,都能找到电脑的身影。利用电脑监测和辅助手段,可充分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企业经营模式。机电一体化更成为国际纺机发展主要特色,几乎所有提花机和大圆机等都已安装了电子提花装置。

  

9、而今,丝绸加工设备在中国乃至世界仍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圆满解决远古与现代的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继承与开拓的结合、流程与科技的结合、电子与织造的结合、印染与环保的结合、优质与效率的结合、发展与生态的结合和品种与实用的结合,适应配以高速引纬率、积极式送经、快捷换轴、新颖开口式、超宽织机幅、可编化程序、智能化控制、微电子技术和高自动化水平的织造机械,包括集机、电、液、气一体化的现代整经技术等前道装备以及微悬浮体染色、数码印花工艺、生物酶处理与等离子加工等后整理装置。

  

10、其中,丝绸生产装备的可靠性是关键,可靠性是国产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的症结所在。

  

11、当前,国产纺织设备在国内的销量只有1万台左右。但据保守估计,中国纺织行业每年纺织设备的需求量却高达2~3万台。

  

12、在原料应用领域,中国科研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诸如破译家蚕基因组之谜,成功地培育出天然彩茧;攻克了自动缫丝真空渗透煮茧技术难关;完全掌握了蚕丝纤维之超微结构;针对强制牵引所形成的家蚕丝拉伸性能之深入研究并获取成果;制丝副产品中萃取丝胶和丝素获得推广应用;成功开发乍/桑弹力真丝和膨体弹力真丝等全真丝差别化纺织新材料;电子纺丝法制备丝素功能性纳米纤维;丝绸用环保型新染化料与助剂及配套工艺相继问世。

  

13、织物结构方面,防皱、防缩、防褪色等丝绸难关的攻克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应用到了重磅丝绸、真丝乔其、仿真丝化纤绸、电脑绣花丝绒等,使产品附加值倍增。

  

14、丝绸纺织技术复合化也不断取得进步,主要体现在:化学纤维的复合技术和加工技术;天然纤维相互间的混纺复合;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间的复合;多种功能整理的复合;多种织物的复合,如双层粘贴复合,镶拼复合,“三明治”式复合等。

  

15、中国丝绸业优势与差距并存。目前,中国丝绸出口企业主要以量的增长来争夺国际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丝绸市场价格的混乱。

  

16、由于出口价格连年下滑,而今丝类及其绸缎出口价格只相当于十年之前的50~60%。实际上,中国丝与绸的出口近年来一直陷于量升价跌的怪圈。

  

17、虽然中国丝绸业拥有原料生产供应方面甚佳的有利条件,但在国际上却一直没有知名度颇高及市场占有率可观的品牌,国际上对中国丝绸的客观评价仍滞留在“中国的坯绸只有经过意大利后处理或法国精加工之后,方能荣登昂贵高雅时装服饰之列”。

  

18、为此,自2002年起,中国丝绸协会开始注重高档丝绸标志批准注册工作。在此基础上,2004年国内丝绸行业将五种牌号的全真丝丝绸产品(茶花、万事利、富润、金富春和鑫缘)列为“中国名牌”以及授予首批十七家企业(涉及真丝围巾与领带和丝绸服装等加工企业)高档丝绸标志使用权。显而易见,中国丝绸业已走上以品牌推动产业升级之路。

  

19、高档丝绸标志的实施与推广,一方面足以显示中国政府对进一步强化国产丝绸产品在世界市场之竞争力的坚定意志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中国丝绸企业的产品正在进入一个从廉价低级产品向高端产业链领域升华的全新时期。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