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文库 > 正文

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塑料行业现状及分析)

2023-11-01 8681 0 评论 运营文库


  

本文目录

  

  1. 再生塑料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前景如何
  2. 塑料包装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3. 塑料制品的行业发展
  4. 塑料行业现状是什么样

——原标题:2019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利好政策将继续推动需求市场增长

我国改性塑料规模以上企业较少金发科技为龙头企业

  

我国改性塑料规模以上企业较少金发科技为龙头企业

  

目前我国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但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国内改性塑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金发科技、中国鑫达、道恩股份、银禧科技等企业。其中金发科技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改性塑料产量遥遥领先于同行企业,2018年改性塑料产量为138.26万吨,同比增长0.82%。

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塑料行业现状及分析)

  

2018年,由于国际化工巨头接连遭受不可抗力、中美贸易摩擦,国内环保趋严、废塑料进口禁止,导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出口放缓,同时受“限塑”新政出台、家电/汽车行业产销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生产环境难以乐观。

  

总体来看,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低端市场逐渐呈现产能过剩态势。2018年改性塑料新增产能较少,同时受家电、汽车产销放缓影响,下游需求市场表现欠佳。2018年,国内改性塑料产量为1783万吨,同比增长6.4%,改性化率为20.8%。

  

根据主要地区塑料制品产量测算,2018年,中国改性塑料产量前三省份分别为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产量分别为296万吨、237万吨和138万吨,占国内改性塑料产量的比重分别为16.6%、13.3%和7.8%。

  

2010-2018年中国改性塑料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8年中国各省份改性塑料产量TOP10统计情况

  

目前我国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但规模企业(产能超过3000吨)的不足300家。国内改性塑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金发科技、中国鑫达、道恩股份、银禧科技等企业,其中金发科技、中国鑫达改性塑料产量居前。

  

根据有公布改性塑料产量数据的上市企业年报对比来看,2018年金发科技改性塑料产量遥遥领先于同行企业,2018年改性塑料产量为138.26万吨,同比增长0.82%;中国鑫达改性塑料销量为44.34万吨;银禧科技改性塑料产量为15.68万吨,同比下降7.00%;国恩股份改性塑料产量为15.65万吨。

  

国内主要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产能对比情况

  

2018年中国部分上市企业改性塑料产(销)量统计情况

  

在中国改性塑料产品构成上,主要以改性PP、改性ABS、改性PS为主,2018年三者产量分别占据了改性塑料市场40%、29%和7%的比重,而改性PET、改性POM和改性PPO的占比较小。

  

中国改性塑料产品构成占比统计情况

  

4、“以塑代钢”、“以塑代木”政策将继续推动改性塑料需求市场增长

  

改性塑料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家电、汽车、办公设备、电子电气和电动工具等,其中家电和汽车领域为主要应用领域,分别占37%和23%,随着国家对“以塑代钢”、“以塑代木”政策的不断推进,改性塑料性能不断增强改善,未来改性塑料的下游需求领域将更加广泛。

  

尽管近年来汽车及家电产销放缓,但汽车轻量化及家电改性塑料使用量增加,其需求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中国塑料薄膜产量、中国塑料薄膜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塑料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供给端:塑料薄膜与泡沫塑料产量下降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包装大国和塑料包装需求最大的亚太国家,同时也是塑料包装制造大国。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升级,推动了我国塑料包装行业的发展。塑料包装在食品、饮料、日用品及工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2019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逐渐增加。2019年全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为9574.1万吨,同比增长11.87%。2020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约为10194.7万吨。

  

2015-2019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整体呈波动趋势。2020年,我国塑料薄膜行业累计完成产量1502.95万吨,同比下降6.37%。

  

2015-2020年,我国泡沫塑料制品产量波动较大。2020年,我国泡沫塑料制品产量为256.6万吨,较2019年的258.19万吨同比下降0.62%。

  

2017-2019年,我国塑料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着增长趋势。但2020年,全国塑料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4.2亿元,同比下降2.49%。

  

2015-2019年,我国塑料薄膜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全部工业法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加,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但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收入有所下降。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塑料薄膜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累计营业收入2754.35亿元,同比下降0.55%。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塑料包装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2年塑料行业发展情况国家已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些都将拉动塑料产口的需求和消费,推动塑料行业发展。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救市措施,包括4万亿元的投资项目,布置实施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尤其是其中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等重大工程都会应用到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已经出台实施调整振兴规划的汽车、电子信息、轻工等多个行业,也是聚氯乙烯系列塑料制品的使用和消费大户,将对塑料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地区分布情况塑料行业在各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以往塑料加工业相对薄弱的省份如湖南、海南、山西、内蒙古等地,2012年塑料制品产量都有较大增长,增幅都在50%以上,但是区域分布不平衡格局改变不大,能耗高、加工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逐渐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塑料制品合计为1221。3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5。5%,广东仍占全国的25%,浙江仍占20%,江苏占10。5%,略有下降,总体格局没有变化;居第四位的山东省占7%;河北、河南、辽宁三省产量分别占5%、4。7%、4。5%,超越福建紧随山东之后,位居5、6、7位;福建、安徽、上海分别占3。93%、3。34%、2。82%,列在8、9、10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各类制品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各省塑料制品品种各有侧重:广东省的塑料棒管材、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其他塑料制品产量居全国首位;浙江省的塑料薄膜、塑料人造革位居全国之首;江苏省的泡沫塑料、塑料合成革产量为全国第一;辽宁省的塑料型材产量继2010年后继续居全国榜首;山东省的农膜、塑料编织品居全国之首。

  

中研普华行业研究机构认为,塑料建材和新型包装材料将成塑料增长的主要领域。如今化学建材被称为钢材、木材和水泥之后的第四代建筑材料,而塑料建材是化学建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塑料建材主要包括塑料管、塑料门窗、建筑防水材料、隔热保温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塑料建材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工业建设中用途广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尽管由于房价上涨过快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但管理层支持住宅产业健康发展的态度没有改变;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居民改善住房状况的强大需求仍然旺盛;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建设也会刺激对建筑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化学建材领导小组也相继制定出台有关化学建材生产和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纲要和办法,为塑料建材的稳定发展提供政策保证。中国塑料建材产品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塑料管材市场为例,发达国家的塑料管材市场占有率为50%,而中国只有25%。未来10年国内塑料管道市场需求将高达8000亿元。

  

1、为了塑料行业一定是“互联网+塑料”理念模式,如果转型升级不及时,就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2、塑化领域中小制造企业靠线下关系持有稳定长久的订单是常见的现象,有的企业靠“走关系”、返点将竞争对手的客户拉拢,导致整个行业信息闭塞。这种单一的“靠关系”取得订单显然已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开发多渠道、通过成熟的行业平台实现线上获单交易,如速料链、阿里巴巴等,尽可能的规避行业缺货和涨价潮带来的风险。

  

3、对经销商而言,传统的塑料产品从终端工厂出货再到县级代理、市级代理、区域代理等都要经过层层分销才能最终被交易。而经销商的信息面靠的其实就是五到十个供货商,所得到的信息也大多是不真实和延后的。与之相比,塑化大宗领域速料链平台上的信息不仅是真实的,更是实时的。所以,中小企业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平台的品牌信任度来拓展商源。


复制成功